公共廣播屬于擴聲工程的一個分支,而擴聲工程則是涉及了電聲學、建筑聲學、樂理聲學等多種科學的邊緣學科。每一種擴聲工程的設備都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節目源設備、信號處理設備、傳輸線路和揚聲器系統。
節目源設備:
節目源通常為調諧器(收音頭),CD機和卡座等設備提供,此外還有傳聲器、電子樂器等。
信號處理設備:
包括調音臺、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各種控制器及音響加工設備等。這部分設備的首要任務是信號放大,其次是對信號的修飾、混合或選擇。調音臺和前置放大器作用比較相似,當然調音臺的功能和性能指標更高,它們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信號的選擇和前置放大,此外還擔負音量和音響效果進行各種調整和控制。有時為了更好地進行音色修飾和補償,還另外投入圖示均衡器。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從它的字面上就明白了:功率放大,使喇叭能夠輸出足夠的聲功率。傳輸線路雖然簡單,但隨著信號傳輸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這里不討論無線、小信號、調頻等傳輸方式,只討論一下最常用的功率傳輸線路的問題。對于禮堂、劇場等場合,由于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的距離不遠,音質的要求也很高,故采用低阻大電流的直接饋送方式,傳輸線要求用專用喇叭線。而對公共廣播系統,由于服務區域廣,距離長,為了減少傳輸線路引起的損耗,往往采用高壓傳輸方式。公共廣播系統的功率傳輸線材所占投資成本較大,所以線材的選購計算方法經常成為許多工程人員棘手的問題。
揚聲器系統:
揚聲器系統要求整個工程項目系統要匹配,同時其分布要與環境協調。禮堂、劇場、歌舞廳音量和音質要求高,故揚聲器一般用大功率音箱(幾十至幾百瓦);而公共廣播系統,由于它對音量和音質要求不高,大多采用幾瓦的小功率揚聲器系統。由于公共廣播的傳輸距離遠,損耗大,通常要求揚聲器系統的靈敏度足夠高。擴聲工程中除了需要有良好的擴聲設備外,很重要的是還要有良好的擴聲環境。遺憾的是,這個很重要的因素經常被忽略。(可能是因為建筑專家都不是聲學專家,而聲學專家又不是建筑專家J…)。在許多廳堂或場館的廣播擴聲中時常會遇到這種情況。
更多相關: AV集成
文章來源:音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