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 Markit將于2018年9月6-7日兩天在上海虹橋錦江大酒店舉辦第十三屆“中國顯示產業研討會”。兩天會議六大主題,二十場演講。您不僅能了解顯示產業整體概況,還能聆聽到具體細分如移動、觸控和指紋識別,柔性OLED和Micro LED,電視供應鏈等。同時,我們還單獨開設了顯示面板元件及材料板塊,新型顯示器市場等,帶您了解面板原材料及新興應用顯示面板的市場和技術更新。
歡迎報名參加!
2007年初代iPhone發表時,觸控和顯示是兩個井水不犯河水的產業,顯示面板廠專心做好顯示模組,而觸控部分則交由專門的觸控廠商負責,也正是那段百家爭鳴時期誕生觸控產業曾經的股王TPK,勝華等。然而花無百日紅,隨著面板廠良率和技術的不斷提升,同時為了維持平均單價,面板廠希望在顯示面板上引入一些其他功能,而觸控首當其沖,成為面板廠碗里的菜。2012年,iPhone 5采用in-cell觸控技術量產,為內嵌式觸控在消費市場上的接受度立下了重要的基礎;而后,幾乎所有面板廠都提出了各自的內嵌式觸控方案。
2012年到現在的6年多時間里,內嵌式觸控結構成為產業關注焦點并得到快速發展。據IHS Markit統計,2018年內嵌式觸控在手機應用上將達到61.3%的出貨比重,其中以TDDI為代表的自容式內嵌式觸控發展尤其迅猛,以20%的市占率一舉超越Apple的Full in-cell及Rigid AMOLED on-cell,傲視群芳。自容式TDDI觸控的發展亦得益于全面屏的興起。眾所周知,全面屏(18:9,18.5:9,19:9等)的顯示屏比例主要是拉長上下兩端以增加顯示屏的可視面積(AA,active area),但同時又不能增加左右兩邊寬度,甚至最好能盡可能要收窄以維持握持的舒適度。自電容in-cell之所以合適全面屏顯示屏比例與其基本感應結構有關。自電容in-cell連接感應線路區塊的引線直接走在區塊下方、而不是像一般外掛互電容式觸控的引線圍繞在顯示形四邊,因此顯示屏左右邊寬可以盡可能縮小。觸控引線與顯示屏的子像素引線還可以一起收線到顯示屏下邊寬,以TDDI方式,單芯片整合觸控、顯示屏的引線和功能。
然而隨著全面屏滲透率的不斷提高,預計自容式TDDI觸控也將在不久的將來遭遇天花板效應,那么接下來觸控產業要往哪里發展是擺在面板廠和觸控廠面前的重要課題。IHS Markit觀察發現,柔性觸控會是無可爭議的下一個焦點。發展柔性觸控是可折疊顯示設備商用化道路上無法逾越的一道坎,龍頭廠商三星顯示一直不遺余力地加強投入和研發,其最新柔性觸控技術Y-OCTA正是瞄準可折疊顯示設備而去。Y-OCAT與其他柔性觸控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需要額外觸控基材,它是將觸控sensor直接做在AMOLED的TFE(Thin Film Encapsulation)上,這樣可以盡可能減少整個顯示器件的“三明治”結構,減少重復繞折過程中帶來不良。另外觸控senor材料也會有所區別,用金屬替代易折斷的傳統ITO。Y-OCTA柔性觸控技術已經得到眾面板廠認可并相繼投入開發。另一方面,外掛觸控廠商也不甘示弱,開發出采用納米銀或金屬線的柔性外掛觸控薄膜以滿足可折疊設備的應用。面板廠與觸控廠的競相發力預示著柔性觸控的快速發展大幕正式拉開。
除了觸控,一直以來蓋板也是制約可折疊顯示器件商用化的重要組件之一。要找到同時滿足薄,耐刮,透明,可彎曲可折疊的蓋板材料并非易事,傳統的玻璃,塑料,陶瓷,藍寶石等均不能滿足。目前看業界普通較為認同的最具潛力的方案是透明PI+硬涂層。三星顯示和LGD都在積極開發此種方案并布局相應的供應鏈。國內亦有眾多材料及設備廠商看好這一市場,躍躍欲試期待有所作為。IHS Markit認為透明PI+硬涂層的方案不僅僅是打開可折疊顯示設備的一縷新風,更有可能成為顛覆現有蓋板產業格局的一場風暴。因為現有蓋板產業主要由母玻璃供應商,及玻璃深加工企業來主導,然而由于材料屬性及加工方式的不同,未來透明PI+硬涂層的方案一旦成功,成為主流,將徹底跳出現有的供應鏈范疇,屆時面板廠,材料廠,設備廠將演變成為可折疊顯示屏屏蓋板的主導廠商。
無論如何,柔性作為當前關注焦點,正在進入新一輪的黃金發展期,其發展與演變足以挑動整個產業的神經,甚至顛覆現有產業格局。
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林麟(Kimi Lin)將在2018年9月6-7日在上海舉辦的2018中國顯示產業研討會中為您更詳盡地分析觸控與蓋板的發展與演變。
時間:2018年9月6-7日(周四-周五)
地點:上海虹橋錦江大酒店(原虹橋喜來登上海太平洋大飯店)
※會議議程※(持續更新中)
Day 1,9月6日(周四)
Session 1,顯示市場概況
全球平板顯示市場概述及技術戰略,謝勤益,IHS Markit研究總經理
中小尺寸面板和車載顯示,劉慶全,天馬
北方集創
Session 2,移動,觸控和指紋識別
觸控與蓋板-柔性漸行漸近,林麟,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
指紋和生物識別界面的顯示,謝忠利,IHS Markit研究總監
智能手機面板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郭子驕,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
問答與座談
Session 3,柔性OLED&Micro LED
柔性AMOLED技術發展趨勢與Micro LED Display未來性檢證,Jerry Kang,IHS Markit首席分析師
Cambrios
韓國面板廠商戰略及OLED現狀分析,Ricky Park,IHS Markit研究總監
問答與座談
晚宴
Day 2,9月7日(周五)
Session 4,電視與供應鏈
全球LCD&OLED電視供應鏈動態及競爭格局分析,楊靜萍,IHS Markit研究總監
HDMI 2.1產品已就緒-你準備好了嗎?Rob Tobias,CEO,HDMI
中國電視廠商戰略及OEM成本分析,Nick Jiang,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
Session 5,顯示面板元件與材料,新技術
LCD&OLED元件和材料綜述與成本分析,Tadashi Uno,IHS Markit研究經理
大尺寸顯示面板產品藍圖與Mini LED Backlight未來性分析,Peter Su,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
顯示面板制造技術發展路線和噴墨打印,Chase Li,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
問答與座談
Session 6,新興顯示器市場
移動電腦顯示面板供應鏈分析&游戲應用,Jason Hsu,IHS Markit首席分析師
車載顯示概況,Stacy Wu,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
大尺寸顯示面板生產戰略,吳榮兵,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
問答與座談
(現場提供中英文同聲傳譯。點擊這里查看詳細會議時間)
※參會費用※
*參會費用含講師演講資料(講義及U盤)、茶歇、午餐及第一天晚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