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色网一区二区,午夜久久99,日韩电影免费观,av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視聽號

  • 我在現場

  • 微視頻

  • 視聽E刊

  • 積分商城

  • 登陸/注冊
  • 首頁
  • 資訊
  • 產品
  • 企業
  • 訪談
  • 會議
  • 展會
  • 招標
  • 案例
  • 人才
  • 技術
  • 商情
  • 專題
  • 論壇
  • 視聽●時尚
  • 耳機
  •  
  • 直播
  •  
  • 智能音響
  • VR眼鏡
  •  
  •  
  • 投影機器人
  • 藍牙音箱
  •  
  • 微投
  •  
  • 播放器
  • 視聽●發燒
    視聽●家庭
    視聽●商用
    視聽●工程
    視聽●集成
    中國視聽網(www.ezentour.com) > 行業資訊 > 視聽信息(數字告示) > Micro LED:進入真槍實彈的商品化競爭
    Micro LED:進入真槍實彈的商品化競爭
    更新:2020-4-14 15:23:58 稿件:臺灣經濟日報 調整大小:【

    當全球面板大廠不約而同暫緩對 LCD 的投資,甚至喊停,下世代顯示技術的爭奪戰正逐漸浮上臺面。那么,究竟誰才能成為未來顯示技術主流呢?

    目前拿到下世代顯示器競賽門票的玩家,包括 OLED、QLED、Mini LED 和 Micro LED 等 4 種技術。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研究員林松耀表示,若以目前消費市場的取向來看,可以針對大尺寸屏幕的電視應用,以及小尺寸的手機應用兩類來討論。

    OLED 與 QLED 之爭 價格是關鍵

    以電視產品來說,目前高階電視市場的技術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 LG 主推的 OLED 電視;另一個則是三星主推的 QLED 電視(以量子點為背光層的液晶電視)。OLED 最大的優勢便是主動式發光,能顯示純粹黑色,色彩濃郁鮮明,也因不需要背光可讓屏幕更輕薄,但有機材料壽命相對 LCD 為短,時間一久會有色衰的烙印問題。QLED 則使用量子點薄膜作為背光源,發色細致,亮度比 OLED 高。

    林松耀認為,在兩者畫質各有所長的情況下,“價格”就成為決定性關鍵。OLED 制程復雜,墊高生產成本,以 55 吋的電視來說,OLED 價格還能跟 QLED 比拚,但來到 65 吋屏幕時,OLED 價格約落在 4,000 美元,QLED 則為 2,500 美元左右,尺寸越大,價差就越明顯。

    由于電視逐漸朝大尺寸演化,“不利 OLED 在大尺寸電視的競爭,去年起,QLED 的價格優勢已逐漸凸顯。”在價格敏感的消費市場,電視仍以 LCD 為主,OLED 和 QLED 加總占整體 LCD 電視市場僅有約 4%,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至于正要邁入商業化階段的 Mini LED,則是在 LCD 背光源上進行改良,將背光源縮小,均勻密布在液晶面板后,可分區獨立點亮,演色性佳。去年開始慢慢有廠商推出 Mini LED 電視,“QLED 背光源技術有一部分可能會轉移到 Mini LED,但還是要看未來量產時價格能否壓低,”林松耀說。

    克服技術障礙 Micro LED 將成未來主流

    Micro LED 則被視為最有機會成為次世代顯示技術的霸主。Micro LED 和 OLED 皆能主動發光,擁有高對比、廣色域、高亮度、體積小、低功耗等優點,加上使用材料不同,可解決 OLED 致命的烙印問題。

    大尺寸面板上,不僅能與上述 3 個技術一較高下,甚至表現更佳,在 AR/VR 裝置上也能大展伸手,“由于主動發光,顯色效果好,反應速度快,就不會造成暈眩,加上體積輕薄,很適合 VR 裝置。”

    雖然 Micro LED 具備種種優點,目前各國大廠也都積極投入,但仍有巨量轉移、良率、檢測和生產設備等技術障礙需要克服,現階段無法大量普及導入消費市場,初期產品價格將明顯偏高,“未來售價還是要看后續技術發展成熟與否。”

    若以目前同處發展階段的 Mini LED 和 Micro LED 相比,林松耀認為,在大尺寸顯示器面板上,兩者各有市場。若是在超大尺寸如商場超大型廣告屏幕,展場或競賽場館等傳統顯示屏幕已可直接發光,技術成熟,不會再走回 Mini LED 的背光型態,未來發展將聚焦在 LED 發光元件尺寸上的持續進化,漸漸由 Mini LED 進化至 Micro LED 等級。在 65~100 吋等級的商用顯示看板,未來則可能導入 Mini LED 背光技術,以獲得更高的亮度與對比效果,以及更高的 WCG 廣色域與 HDR 高動態范圍成像的優異色彩表現能力。

    就大尺寸電視而言,兩者就互為競爭對手,但現階段技術進展及成本售價來看,“Mini LED 背光技術有機會更快搶到高端電視市場。”他認為,即使未來 Micro LED 成熟,Mini LED 背光技術仍有發展空間,“以產業鏈來說,也不至于因為套用一個新技術,就把原本的產業鏈全都拿掉。”

    在小尺寸的手機部分,由于主動發光能讓裝置更加輕薄,“中高端手機用 OLED 是很明確的趨勢。”在蘋果和三星主推以后,小米和華為等手機廠也陸續跟進,目前 OLED 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已達 3 至 4 成。

    至于同樣能主動發光的 Micro LED,由于要將巨量 LED 晶粒塞入手機屏幕仍有技術難度,以 4K 解析度為例,就需要 2,488 萬個畫素(即 2,488 萬顆 Micro LED),因此現階段 Micro LED 還是以大尺寸屏幕為目標,待技術成熟后,再擴及其他領域。

    進入真槍實彈的商品化競爭

    林松耀指出,技術要商業化有兩個要素:一是價格可以接受,二是產業鏈要夠成熟。對此,臺灣光電協進會產業分析師林政賢也指出,Micro LED是全新的顯示技術,牽涉到產業的非常多,包含LED、面板、精密機械、半導體制程、測試及維修,因此還需要整合很多的產業一起來投入,才有辦法成功的突破,至于要多久時間,要看產業整合的速度。

    臺灣光電協進會產業分析師林政賢表示,目前發展的技術能力,Micro LED預期會向兩大應用方向先行導入,一是穿戴式裝置市場,據外媒傳蘋果將在2023年蘋果手表和手機上使用Micro LED顯示面板,二是超大尺寸市場,以三星為代表,2020 CES三星展出292吋8K The Wall模組化Micro LED顯示器,不僅強化色彩深度、解析度更高而且畫面更清晰,峰值亮度上都具有優良的性能。

    光電協進會認為,Micro LED技術即將進入下一代消費性產品,預計將淘汰現有顯示技術,由于Micro LED顯示器由單一子像素的微米級LED陣列組成,與現有的LCD和OLED技術相比,具有功耗最低,同時又具有出色的像素密度、對比度與亮度。

    因此,Micro LED為消費性行動產品以及高階電視顯示器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最近供應鏈動作頻頻,陸續進行結盟與合作,以及顯示開發商業者宣布技術突破,這些結盟策略與開發商的研發成果,代表著技術的可行性已被認可,已不再是待評估的計劃,將是真槍實彈的商品化競爭。(來源:行家說APP、工研院、臺灣經濟日報)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2019年視聽行業大型活動之走進企業(西安)
    • 2019年視聽行業大型活動之走進企業(河南)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系列活動——走進河南
    • 2019視聽行業全國巡展中國·鄭州
    • 跨界互聯智慧辦公,看東方中原2019OA展
    • 安徽桐城市考察團到訪卓遠,探討VR產業落地!
    • 視聽新生態論壇暨AV生態  智慧生活(北京站)圓滿舉行
    • AV生態 智慧生活——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武漢站圓滿舉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保亭| 卢龙县| 镶黄旗| 图木舒克市| 长寿区| 武胜县| 腾冲县| 桐庐县| 鄱阳县| 固始县| 新和县| 曲阜市| 六安市| 利川市| 高阳县| 长武县| 三原县| 香河县| 高台县| 巫山县| 佳木斯市| 蒙阴县| 凭祥市| 平谷区| 夏河县| 南平市| 苍梧县| 永顺县| 连州市| 卫辉市| 永兴县| 塔河县| 射阳县| 米林县| 周至县| 广南县| 梨树县| 个旧市| 黄石市| 金溪县|